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柴烧学苑
柴烧学苑-柴烧文化介紹
【柴烧学苑-柴烧文化介紹】
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作品可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备前烧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 ,而伊贺烧、志野烧是上釉的,都是用柴烧来完成的作品。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亦有称「火、土、灰」三者间的关系)。
土:柴烧之陶土多经陶者自行找尋冶煉,考量的不外乎是陶土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总类等;追求的不外乎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沈稳内敛的柴烧之美。
柴:一般木材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烧,其种类有樟木、想思木、龙眼木等等果樹木材等。
窑:仅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72-120Hr),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材,加材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总类、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正不断地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灰: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著热气流飘散。当温度高达1250℃以上时木灰开始溶融,木灰中的铁与陶坏上中的铁则使形成的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这种方式形成的釉被称为「自然落灰釉」,自然的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